欢迎访问廉洁恩阳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2015版网站信息归档 > 清风文苑 > 廉政微院

谁有真理听谁

发布日期:2014-10-27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

  春秋时的郑国是个小国,它被楚、晋两个大国夹在中间。为了自保,郑悼公同北方的几个国家结盟,以晋国为盟主。结盟的第二年,南方的楚国发兵攻伐郑国。晋国当然不能坐视,便下令大将栾书率大军援助郑国。在绕角(今河南鲁山县东南,当时郑国领土)两军遭遇,楚军不敢同晋军对敌,便撤了回去。但是,晋军没有立刻回师,准备乘此机会攻下楚国的蔡地。楚国得到这个情报后,立刻调动就近军队,准备坚决回击。

 

  这时晋将赵同、赵括仗着优势兵力,巴不得一举攻下蔡地,打个大胜仗,立个大功劳,便再三催促栾书下攻击令。栾书犹豫不决,此时,中军佐知庄子、上军佐范文子和中军将韩献子三将提出反对意见。他们一致认为,晋国发兵本是为援助郑国,是反对侵略的正义之师,现在既然已经击退了入侵者,如果借机攻蔡引起新的战争,晋国就要担当不义的罪名,打胜了也不光彩,何况仗也不一定就能打胜。栾书思考再三,认为这三人说的有道理,便撤军回晋。

 

  可是当时主张攻蔡的将士占大多数,有人因此质问栾书:“圣人都听从多数人的意见,所以能成大事。现在我们六军将佐十二人,除您元帅以外的十一人中,只有三人不主张攻蔡,您为什么不听多数人而听少数人的意见?”栾书解释说:“他们三人的意见,都很正确。正确的意见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。我听从他们正确的意见,有什么不对!”

 

  这是《左传·成公八年》中的一段史话,《左传》的作者对此评论道:“从善如流,宜哉!”读此文让人懂得了一个道理:少数服从多数,多数服从真理。谁有真理就服从谁。所谓“从善如流”,就是说听从正确的意见,像水顺流而下,畅快地流淌。正是:不论你是什么人,不论你人数多少,只要你说的意见是真理,对人民有好处,我们就照你的意见办。(高深)